欢迎光临昆明公墓网官方网站!
  咨询电话:13678754702

常见问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见问题

节地生态安葬的葬式葬法——节地葬

2025-04-25 昆明公墓网 53

  节地生态葬的现状

  (一)近年老龄化、死亡率的上升与公墓用地的紧缺

  在古代地广人稀的时代,墓地与耕地和宅地之间似乎不存在什么矛盾。但随着人口增长与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与日俱增。中国人用世界耕地面积的不足 1/13,却养活了超过世界人口的 1/5。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也随之凸现,而大型城市的人口老龄化的上升也是不可小觑的前兆。

  根据联合国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时,通常认为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而据上海市的统计,到2016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 30%。

  尽管经济条件、医疗水平不断改善提高,但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和人口总数的增长,死亡人数还是不可避免地不断上升。

  (二)节地生态葬的基本分析

  从本质上来讲,保障公民最基本的生、老、病、死,应纳入国家和政府的公共服务领域。逝有所安是国民应享受的权利之一。从我国各省市的实际情况来看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由于火化率、入墓率最高,而现有的土地性质与获得土地的方式及数量决定了墓葬用地压力已相当突出。

  另外,以往的墓地多以水泥、石材为原材料,固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石材,特别是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的使用,即使过了上百年也很难风化。即使是水泥混凝土,其降解年限也要达到70年以上。这样的墓地不能节约土地,不能实现资源良性循环,只能使墓葬用地逐年减少。

  因此,应积极地因地制宜地探索多元的殡葬改革路径,大力倡导占地少或不占地、生态化、无污染的多元化墓葬形式,如:让骨灰回归自然的树葬、花葬草坪葬、海葬和可降解骨灰罐的深埋、可循环再生的等各类新型安葬方式,以减少对墓葬用地的需求压力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同时这样的“绿色殡葬”相对于传统的土葬,有时还会为城市营造新的大片绿地。也为家庭及社会节省了大量资源,依然可以寄托绵绵思念。

  近年来,各地在节地生态葬做出了很大努力,这一绿色环保理念也逐渐为越来越多的群众接受。

节地生态安葬的葬式葬法——节地葬

  (三)各类节地生态葬法的现状、特点与存在问题

  出于中国的国情的考虑,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多,要给我们的子孙留下青山绿水,留下可以持续发展的不可再生的资源,迫切需要绿色殡葬、低碳殡葬、洁净殡葬、文明殡葬。节地生态葬式葬法的研究,主要探索的是以保护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树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绿化水平,增加林景观,减少石材、水泥等不可降解材料的使用,从而改变土壤白化、土地硬化现象。

  凡是不保留骨灰的,我们统称为生态葬;保留骨灰,但是面积小于1平方米的统称节地葬。

  节地葬中包括:小型墓葬、壁葬、室内存放和家庭合葬等若干形式。

  (1)小型墓葬:

  占地面积,单穴、双穴均不得超过1平方米,现制定为不超过0.8m,墓碑设计中没有碑套、没有栏板、地面无石材铺装的小型墓碑。卧式墓碑长度不得超过0.6米,宽度不得超过0.4米,竖式墓碑高度不得超过0.8米,总面积也应有上限规定。

  ① 特点:

  占地面积小,有利于节省土地资源;与“入土为安”的传统较为接近(尽管实质上并未入土),容易为民众接受;小型墓碑可为艺术化、人文化、园林化构造氛围;可与家庭合葬的葬式结合使用,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率。

  在节地生态葬的各类葬式葬法中,小型墓葬一直占有相当的比例,在今后段时间内,这一态势不会有太大变化。

  ②存在问题:

  依旧占用一定量土地;依然存在硬质化现象;使用年限较长,土地循环使用率低。

  (2)壁葬:

  壁葬是将骨灰盒嵌在墙壁内的丧葬方式,在安葬死者的同时为后人留福,是一种先进的殡葬理念和行为。壁葬墙和普通的墙体高低相仿,略厚些,墙体正面分布着井字型的壁葬格,大小可放入骨灰盒。格位口可密封,密封外表面就当作墓碑,刻上碑文。一堵壁葬墙可安置几十乃至几百只骨灰盒,存放量极大,又节约土地。壁葬的建筑形式十分丰富,有回廊式的,有亭子式的,有四合院式的还有多层式的等等。壁葬还可以以文化、艺术与景观结合,如位于上海青浦的卫家角息园的一组以崧泽文化为主题的景观墓葬,通过文字、图形以及雕塑等形式进行现代艺术加工,并将其与墓穴结合在一起。

  ① 特点:

  占用土地量少,近年已为较多民众接受。可向空间、地下拓展,可与家庭合葬等葬式结合,与文化、艺术、景观结合,创建出一些新的葬式。如上海息园以崧泽文化为主题的景观墓葬总长97米,占地290平方米,共建11组景观壁葬合计建设墓穴 1568座,3136穴,平均每穴占地面积仅0.07平方米。而如果使用传统墓葬,即使是按照每座墓穴1平方米的小型墓标准,也至少需要1500平方米土地,相当于壁葬的5倍。

  ②存在问题:

  依旧占用一定量的土地,依然存在硬质化现象。但如与其他葬式(如家庭合葬等)结合,并向上下空间发展,可能会有更好的节地效果。

  (3)室内存放:

  遗体火化后骨灰放在骨灰寄存室内称之为骨灰室内存放。寄存室一般较大分布着一排排的寄存架,每一寄存架上下可分为8-10格,分隔成单独小格位整个面上呈井字型,每个格位都有玻璃门可开启。放入骨灰盒后,前面可放上小绢花圈、塑制或蜡制的供品等。

  ① 特点:

  占用土地极少,仅为建筑占地面积的公摊部分;长期以来已为广大民众接受:环境安静、整洁、肃穆,便于祭扫缅怀。可循环使用。

  ②存在问题:

  前期投入较多,投资额度较大;存放建筑的内外设计需要有较长远的计划、建设时间较长,室内设备设施的维护费用较大。

  (4)家庭合葬:

  发改委、财政部、国土部等九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其中,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家庭合葬每个墓大小在1平方米左右,人均占地面积0.5平方米左右。如果通过改进骨灰盒等方式,将横向排列变为纵向排列,还可以上下叠加,就可以将原本的2个墓穴拓展到3个到6个,那么每个墓穴的占地面积就可以减少到0.2平方米至0.4平方米,节省土地资源在50%左右,购买成本也可大幅降低。合葬的方式本身可以节约耕地调查显示,63.4%的受访者赞成“家人合葬”!。

  ①  特点:

  无论从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国家层面,还是从降低墓葬成本、方便后人祭拜的个人角度、满足大家通过殡葬来进行家庭建设的要求,鼓励家庭成员合葬都不失为引领社会风尚、利国利民的好事。家庭合葬与宗族墓地是不同的过去家族墓地是一个人一个坟头,占有大量的耕地,形成宗族意识。“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是促进家庭建设的一种新的葬式方法,值得提倡。

  ②存在问题:

  A.时间跨度太大。

  目前设计的这种家庭成员采用合葬的方式,前后可能间隔几十年,牵涉到几代人。如今家庭结构和生活环境变化大,祖孙三代同葬于一处的操作性难度较大,

  B.传统习俗的“偏见”。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里,“合葬”大多只限夫妻之间的死后同穴,鼓励“家人合葬”则势必招致传统习俗的阻力。

  C.与现行实施方案相悖的制度短板,需及时修改完善。

  尽管家庭成员合葬不无理论方面的合理性,但在具体操作上却不乏诸多与现行制度相悖的现实困难。


以上就是关于“节地生态安葬的葬式葬法——节地葬”的全部介绍,如果需要详细了解,请联系张经理,点击拨打电话咨询13678754702(直接拨打)

昆明公墓网是昆明市专业的集殡仪服务、殡葬用品、墓地选购为一体的综合网络服务平台。可销售墓地有:昆明青龙园公墓、昆明金陵公墓、晋龙如意园公墓、昆明长松园公墓、昆明祥安陵园、昆明玉案山公墓、昆明龙凤公墓、昆明晋福古园、昆明宝象山公墓、昆明金宝山公墓、狮山生态陵园、昆明祥和陵园、昆明观音山公墓、昆明天碧陵园、昆明凤凰山公墓等。

昆明购墓,全程服务,免费购墓顾问,免费陪同看墓,只需提前电话预约免费专车上门接送。

昆明公墓网

昆明购墓全程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13678754702

联系方式

13678754702

昆明公墓网微信

扫描加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