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丧葬风俗:
指路:家属为逝者举行宗教仪式,寓意逝者去享福的地方。
丧服:家属为逝者穿蓝裤和白布衫,逝者遗物如衣服和生活用品都焚毁。
停灵:一般不超过三天,在殡仪馆举行追悼会,与逝者告别。部分地区会聘请先生根据逝者的生辰选择日期开追悼会。
哭丧:在葬礼上通过哀哭表达悲痛,哭丧的方式和程度根据地区有所不同。
出殡:亲属披麻戴孝,逝者入灵车脚朝前方向。火化后的骨灰碎骨先入布袋再入坛或骨灰盒,骨灰盒的正面朝前端放置。
牲:民间有风俗若家中有人离世,无论穷富都要献牲,大至猪牛,小至鸡鱼。逝者年岁高的供品还被视为福物要分食给亲族。
合葬:夫妻合葬遵循男左女右,蒙古族相反。后逝者下葬时需将先逝者挖出,指夫妻见面,子孙祭拜后再同葬。合葬时,小辈们葬西侧,长辈葬东侧。在西方国家则遵循先逝者葬在下,后逝者以叠葬的方式在上。
朝向:土葬的葬俗是棺木朝向是南北竖向,骨灰盒是面南背北。在民间的风俗百年好合,来喻指人生的归宿和安祥。
焚烧:民间汉族传统是焚烧锡箔、黄纸和相形的生活用品,如车房票子家电等。蒙古族是烧逝者生前喜欢吃的食品,或焚烧畜骨为逝者祝福。
服丧和守孝:为亲属守孝习俗现今为祭七,守孝期间家设灵堂,祭百日和周年。为亲属穿素服,食素食。服丧不局限于家属,像尊者或大功勋之人也应遵循相应的生活和社交活动规范,不放任逾礼,以示哀悼。
重要纪念日:
逝者的生日
逝者每年的忌日
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和七七
逝者去世的一个月和百日
通过这些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殡葬文化和习俗,为逝者送上最后的尊重和安宁。